“有事儿找岑医生”
在深圳的跑友群里
很多认识岑明华的跑友都会觉得
身边有一个这样既爱跑步
又懂康复知识的专科医生
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达人名片
岑明华,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康复治疗专业,硕士研究生。“天性爱好运动”的他,2014年,来到“有更大发展空间和更多发展机遇”的深圳,和另外两名同事一起,在当时刚创立的罗湖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迎难而上、稳扎稳打地开始了行医之旅。
信心满满,迎难而上谋发展
1个主任,1个医生,2个治疗师,几个和其他科室共用的护士,两个10平方左右的诊室,外加一些简单的理疗仪器。就这样,岑明华和同事以创业的姿态,“信心满满”的开始了建科之路。已有5年工作经验、来到深圳特区为了更好地提升医疗技术和谋求更多发展机会的岑明华,碰到了让人吃惊的事情,一名医生,居然遇不到患者。每天门诊量少得可怜,只有2、3个人,多的时候也才10来个。巨大的心理落差,让岑明华一度开始怀疑自己的“鲁莽决定”,科室发展的前景一片渺茫。“建科初期,人员和设备都很缺乏,没有办公空间,没有医疗设备。主要是以做颈肩腰腿痛为主,是比较基础性的治疗。由于认知的问题,许多人都还不了解康复到底是个啥东西,认为做康复的意义不大。每天最痛苦的就是如何找到患者,如何找到科室的发展方向。”
不是缺少病人,而是缺少对康复概念有认知和了解的病人。最笨的方法往往能收到最好的效果。慢慢的,岑明华一边开导同样沮丧的同事,号召大家先把工作做好,扎扎实实的服务好每一个病例,一边寻求新的发展机遇。除了把每个病人治疗好,让患者去帮忙宣传外,面对医院内同样对康复医学认识模糊的同事,岑明华“强行”把他们拉过来,进行治疗,身历其境,现身说法,在业内同行间不断拓展科室名声,让他们化身成科室的宣传员,形成推广的合力。“那时候,开科是按照标准康复科建设来做的,好多本院的医生都搞不清楚,康复这块具体做什么。即使是一名专业医务人员,家里老人家中风后,也不知道怎么办,不知道可以通过康复治疗,使病情得到缓解,恢复日常生活功能。”
康复治疗介入得越早就越有助于患者后期的恢复。从康复介入的时间上来说,一名中风患者,被120救护车拉到医院,只要生命体征稳定了,康复治疗就可以介入了。医学领域,康复主要分神经系统康复、肌骨系统康复、儿童发育障碍康复、工伤康复、产后康复等几大部分。与大家平时多见的包括颈肩腰腿痛等在内的肌骨系统康复不同,岑明华当时所在的康复医学科主要做神经系统康复,中风就属于神经系统康复。突发性的中风症状,给患者和整个家庭带去心理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患者往往治疗稳定后就出院回家,并没有做后续的康复治疗。在以后的生活中,患者不管是生活自理能力,还是肌体功能都会变得很差。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上年纪的长者,由于观念的问题,觉得中风之后,可能就这样了,就认命了。
“边缘”小科室 打造健康大理念
2008年之前,国内康复医学发展其实都处于初期阶段,是很模糊的。即使在医学院内,第四、第五版之前的医学教材也没有康复概念。“最近10–15年,是全国康复发展的高峰期。除了医疗水水平的不断提高,最重要的是老百姓的认识提高了。经过一系列的康复治疗、康复训练,患者能得到比较好的治疗,生活能够自理,整个人的性格也会有很大的改变,不会觉得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
2020年,一名50岁左右的脑梗患者在岑明华和同事的努力下,及时进行了一系列中风患者康复必须做的PT运动疗法、OT作业疗法后,恢复得非常好。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大健康政策的支持,康复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目前,康复科90%的康复治疗、康复训练,细分超过50个项目都被纳入医保。与20多年前,80%的康复治疗的项目都不被纳入医保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纳入医保,收费便宜,科室业务量渐渐多起来。“未来5–10年,康复行业特别是运动康复,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热心公益、助力市民平安健康
岑明华医生同时也是一名有着20年跑龄的资深跑友,经常线下跟跑友一起进行训练,研究怎么跑、怎么训练力量等,帮助大家制定跑步计划,在线上通过跑友圈,时时分享科学跑步知识和康复知识,用实际行动推广和普及康复理念。“2015年,那时候每天最少有二、三十个因为跑步而损伤的患者。大家跑步多是拼热情,缺乏运动健康知识,很多跑者盲目的追求速度,追求距离,没有制定系统的训练计划。一开始可能只是肌肉的小损伤、滑膜的炎症等,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最终造成韧带撕裂,给生活和工作带来麻烦。”
“尽力做好自己,做好自己就是服务好患者”
现在,由于医院工作的需要,岑明华又被调到了疼痛科。“有经验、有口碑,又有群众基础”,岑明华和同事们有信心打造一个匹配罗湖城区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专科,让老百姓不用再跑远处,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
来源:读创/深圳商报
编辑整理:罗医宣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