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日,深圳市罗湖区举行了一场“公立医院改革首轮论证会”,罗湖区的医改思路在这场论证会上披露。根据“罗湖区公立医院改革方案(讨论稿)”,罗湖拟于今年下半年挂牌成立罗湖医院集团,整合区属六家医院,并成立九个中心,探索公立医院去行政化,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在服务体制和管理体制上进行一系列大胆改革。
身体不舒服,可以到离家最近的社康中心看病抓药,回家后会收到网络药师的在线服务—科学用药督促,基于用药效果评估后的下一步治疗建议;如病情严重需继续到医院看病,可通过”绿色通道”无缝转诊;检查拍X光片,片子拿到哪家医院医生都会“认”,不需要换一家医院再重复检查一次,还能得到全球专家的阅片、诊断;要体检,社康中心的流动体检车就可以提供医院级别的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契约”式健康服务;步入老年,在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老年病科医院可以提供多种服务……
11日,深圳市罗湖区举行了一场“公立医院改革首轮论证会”,罗湖区的医改思路在这场论证会上披露。根据“罗湖区公立医院改革方案(讨论稿)”,罗湖拟于今年下半年挂牌成立罗湖医院集团,整合区属六家医院,并成立九个中心,探索公立医院去行政化,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在服务体制和管理体制上进行一系列大胆改革。
“我们最终是想办老百姓自己家门口的医院,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因此改革更需要扎根基层、扎根老百姓。”罗湖区党委书记倪泽望在会上说。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医疗体系运行新机制,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
这些改革落地后,记者在文章开头描绘的场景将成为罗湖居民就医时的现实。
“公立医院改革涉及政府部门的利益调整,特别是职能转变,更涉及方方面面利益格局的调整,公立医院改革既是医改的重中之重,亦是难中之难,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医改的成败。”国家卫生计生委体制改革司副司长、国务院医改办公立医院改革组负责人刘殿奎在讨论会上坦言,一直以来,公立医院的内在改革动力不足。
因此,罗湖的这套医改方案让他印象深刻—罗湖的医改就从“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开始,并且是主动作为。“深圳是公立医院改革第一批试点城市,而罗湖又一直是深圳改革前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管理理念先进,如果罗湖不搞探索,我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还能搞。”“点赞”之余,刘殿奎表达了期待—希望罗湖能率先为全国探索出一套可复制、推广的“罗湖模式”。
亮点1
实行“大部制”,组建区医院集团
“罗湖区公立医院改革方案(讨论稿)”中提出,罗湖将取消目前的区医院建制,组建区医院集团。
根据医院集团的构想,其成员单位将包括六个医院和九大中心。六个医院包括罗湖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康复医院、流花肿瘤医院、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九个中心则包括影像诊断中心、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社康管理中心、人力资源管理中心、财务管理中心、区域卫生信息中心。
医院集团成立后将设总院长,为集团法人,同时兼任集团内各医院法人,集团内各医院设执行院长,集团内各中心设执行主任。医院集团人员编制一体化、运行管理一体化、医疗服务一体化,人、财、物由医院集团统一管理、统筹调配,集团内各医院则重点抓好业务管理。
“通过医院集团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同时依据目前各医院原有学科特点,突出重点学科,错位发展,形成合力。”罗湖区卫生计生局局长郑理光介绍说。
亮点2
去行政化,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破除现有的医院建制后,医院集团又如何运转?据悉,医院集团将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探索管办分开、政事分开。
据透露,罗湖区医院集团将成立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医院集团院长负责制。作为医院集团管理的决策机构,理事会负责推进医院集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决定医院集团发展规划、章程拟订和修订、财务预决算、重大业务、院长选聘与薪酬制度等重大事项,审定医院集团绩效考核、资产运营和年度工作报告。
医院集团理事长由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成员则由组织部、编办、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药品监管等部门和集团医院负责人,以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组成。区卫生计生局承担日常监管工作,监督医院集团运行,制定考核方案报理事会同意后对医院集团组织实施绩效考核。区财政局负责对医院集团的资产和财务监管,落实财政补助。
亮点3
激发活力,推行人事制度和薪酬改革
在推行去行政化过程中,此次改革同步推动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在医院集团实行以事定费、以费养事、以事定岗和按岗聘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不实行编制管理,由医院自主设置工作岗位、聘用条件,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行合同管理,并且建立体现医疗行业特点的医务人员工资制度,试行与岗位工作绩效挂钩的年薪制。
根据方案思路,医院自主确定收入分配方式,主要考虑科室和个人与技术水平、科研成果、服务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等因素,建立公平公正的内部激励分配机制。
方案中强调,严禁把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医院的药品和检查收入挂钩。
亮点4
投入到位,探索科学的政府补偿机制
政府要对公共卫生补偿到位,如果补偿不到位,医院逐利性强,公共服务就会淡化。据悉,罗湖区还将在此次改革中探索建立新的政府补偿机制。
一是以事定费,其中,对社康中心的财政补贴主要以门诊量、接收康复病人为衡量标准;对区属公立医院则以科研水平、手术难度、病床周转率、转诊量等为衡量标准,结合医疗机构的工作数量、服务质量和满意度核定工作量财政补助标准。
二是对于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政府将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结合公共卫生项目完成的数量、质量、绩效评价结果等因素核定补助。
亮点5
推进分级诊疗,制订差别化医保报销制度
为了盘活医疗资源,提升医疗资源利用率,罗湖区今后将建立医院和社康中心的协作网络,推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
除了制订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和分级管理办法,明确双向转诊的具体运行流程、质量标准、管理规范、考核办法,罗湖区还将探索制订差别化的医保报销政策,通过医保引导、“一免三优先”(免挂号费、优先预约专家门诊、优先安排辅助检查、优先安排住院)等政策措施,辅以信息技术手段,推进分级诊疗,畅通双向转诊的通道。
解读:罗湖医改,老百姓有啥好处?
罗湖区的公立医院改革涉及面广、综合性强,与百姓生活到底有什么具体关系?记者从方案中发现,居民能在就医感受中体会到不少细节改变,可以期待今后看病更方便、更便宜。
1.看病更方便
如果罗湖区医改方案中提出的双向转诊制度能够建立,今后居民小病在社康门诊看,如果需要转诊到医院,可以遵循相关制度和流程,在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实现无缝转诊,并且在社康和大医院享受不同程度的医保报销。
此外,医院集团的九个中心打通了各个医疗机构资源,也会让居民看病更加方便。
以影像远程诊断中心为例,该中心将改变目前区内影像资源独立存储、分散管理、重复投资、信息孤岛、质控混乱等问题,将区内原各机构的放射、超声、窥镜、病理等科室进行整合,实现医学影像资源的集中、统一和共享,实现各医院检验结果互认,居民看病不再需要重复检查。
据透露,该中心还将签约国内外100名著名影像诊断专家和100家网络协作单位,通过信息化手段,为居民带来高质量的远程会诊服务。
2.看病更便宜
对于医改,公众的一大期待是解决看病贵的问题。从方案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破解“以药养医”、解决看病贵问题的尝试。
首先,罗湖医院集团成立后,理事会把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效率以及社会满意度作为主要量化考核指标,考核结果与院长任免、奖惩和医院财政补助、医院总体工资水平等挂钩。
其次,九大中心成立后,药品及医疗器械等由物流配送中心统一招标和采购,并进行自动补货、集中管理,大大压缩了过去药品和医疗器械采购过程中的”寻租”空间。
同时,方案中规定“严禁把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医院的药品和检查收入挂钩”,并通过调整医疗人员的薪资结构、探索建立新的政府投入模式等方式,让规范医疗行为成为可能。
建议
1、“为社会力量进入医卫领域留空间”
当天的讨论会上,不少专家认为,从目前出台的方案来看,罗湖区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管理体制上已经形成了较为清晰的改革思路,但在进行具体方案细则、进行医疗资源的布局上,罗湖区还需要进一步统筹考虑深圳市的总体医疗资源情况以及社会力量。
“区里的公立医院床位到底要控制在什么规模?类似这种问题影响比较长远,在规划时要更细致,要把其他资源也考虑进去,包括全市资源、社会资源,因为它也要发展,要结合它的发展,考虑你的发展。”江苏省镇江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邵教建议罗湖在改革中给社会资本的进入、合作留一定空间,“激发市场,不一定全部要靠区政府投入,也可以借助外力”。
“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又要避免公立医院大包大揽,公立医院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多元化、高端化服务必须要由社会力量来做。但我们的优质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公立医院,如果不能有机地结合也是很难发展的。”刘殿奎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他认为,在医疗资源布局上,还要处理好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关系。
2、“需关注运行机制,配套改革得跟上”
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骆文智认为,目前罗湖区的公立医院改革还有三个方面要完善—理顺和处理好医院集团理事会、各大医院、各大中心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三方权责;促进人才有序流动和科学使用,提高医院服务水平;建立科学绩效考核和人事制度,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我建议罗湖更加注重方案设计、方案完善,关注运行机制。”刘殿奎认为,随着医改的深化,医疗服务水平和技术的提高,医疗费用一定会增长。如果成本增加,医疗服务、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不调整,改革很难持续推进。他建议罗湖区在精细测算的基础上,建立和医保报销的衔接机制。
来源:《南方日报》(吕冰冰 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