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区人民医院住院部十楼骨科,医护人员忙忙碌碌地穿梭其中,走廊的过道里摆满了临时的加床。这样的场面,在一年前是难以想象的。从曾经的“住不满”,到现在的“住不上”,罗湖区人民医院骨科病人数量实现了“量变”。而其变化的根源,则是医资力量的“质变”。
改变的发生是从去年该院全力推进市政府提出的“三名工程”开始。一批在国内外享负盛名的教授专家应邀而来,加入到罗湖医院各大科室,并逐渐成为中坚力量,给该院带来巨大的变化。
国内顶尖骨科专家杜世新教授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去年底来到了罗湖医院,担任了骨科带头人。在杜教授的带领下,如今罗湖区人民医院的骨科水平已经达到了全国领先,重大的脊柱畸形以及肿瘤手术都能有把握地完成。经过病患的口耳相传,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床位不够用了,我们计划开辟多一个科室,将目前的47张床位扩展到100张左右。”杜世新表示。
高难度矫形
助“罗锅”女一夜复原
本月5日,来自湖南邵阳的尹女士来到罗湖区人民医院办理了住院手续。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罗锅”已经困扰了她50多年。由于经济困难,也不知能去哪根治,尹女士这些年来一直饱受病痛折磨。“现在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时候了。她儿子反映,她现在在家做家务带小孩都十分困难,而且心肺功能都受到了影响。”杜世新告诉记者,尹女士在深圳打工的儿子了解到罗湖区人民医院骨科力量雄厚之后,立即将母亲从老家接到了深圳接受治疗。
据介绍,尹女士的脊柱后凸角度达到56度,侧凸角度达到27度,因畸形角度较大,心肺已经严重受压,行走困难,且出现神经症状。经罗湖医院骨科专家会诊,为先天重度椎体分节不良,腰1-4先天融合,治疗上十分棘手。专家介绍,重度脊柱畸形往往被认为是多平面复杂性脊柱畸形,其椎体间柔韧性明显下降,脊柱严重不平衡,只有手术才能较好地恢复其生理上整体性和局部性的平衡。随着现代脊柱外科矫形技术不断发展,对重度脊柱畸形,尤其是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只能通过截骨可以明显提高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的矫正效果,但要求技术高、难度大、风险高。
经过论证,罗湖区人民医院骨科为病人采用了国际上最新的后路全脊柱截骨技术,施行了矫形术。历经6个小时的成功手术后,经复查,患者矫形率达99%且四肢活动良好。“目前患者已经可以下地自由活动了,每天都在过道里走上好几圈。”杜世新表示,考虑到尹女士家庭经济较为困难,医院为其免除了部分手术费用。记者也了解到,罗湖医院骨科为落实罗湖区委、区政府民心工程,针对患有脊柱畸形的贫困群体,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包括部分手术费用减免等帮扶。
高水平团队
打造立体骨科治疗体系
“应该说,现在我们医院骨科最为优势的就是重度的脊柱畸形以及肿瘤治疗。”杜世新表示。
据了解,目前罗湖区人民医院的骨科水平已经处于国内领先,深圳的患者不需要再奔波前往北上广。名医就在身边。“深圳的医疗硬件水平十分顶尖,而‘三名工程’能弥补深圳医疗‘软件’的不足。目前公认骨科难度最大的手术,我们罗湖区人民医院现在都能做。”
2014年,罗湖区委区政府牵头区卫人局及医院,在国内著名大学附属医院走访商洽,已经成功引入多个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医疗团队,其中罗湖区人民医院的骨科团队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其中,杜世新曾任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导;广东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骨科)负责人;现任中国医师学会脊柱畸形学组全国委员、华裔骨科学会理事、《中华外科杂志》编委。罗湖区人民医院将其作为医院骨科带头人联合其骨科团队一并引进。该团队拥有多项国内领先的医疗技术,以脊柱外科为特色,早在20世纪末,就已开展多项脊柱疑难疾患的诊治,如重度脊柱侧弯前后路手术、脊柱侧后凸畸形截骨矫形、脊柱肿瘤的全椎体切除技术等,手术例数及治疗效果达国内先进水平。该团队获得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4项省级科研基金资助,已累计发表SCI收录文章27篇,总影响因子近80分;具有强大的科研实力,为深圳骨科与国际骨科界接轨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李学东博士后以及吕丹博士也正式加入到罗湖区人民医院的骨科团队。前者擅长人工关节置换术;熟练掌握复杂、疑难、危重创伤的诊治,擅长脊柱、骨盆、髋臼骨折的治疗;对骨代谢性相关疾病的诊治有较深入的研究。后者有13年临床工作经验,擅长骨科微创治疗,可以开展手术包括关节镜下韧带重建、半月板修整、关节清理、肩袖损伤修复、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椎管狭窄治疗等。
如今,罗湖区人民医院的骨科队伍已经有了一个博士后、两个博士以及六个硕士的高水平队伍,能全方位地为市民提供立体化的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