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一周,56岁的何先生在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经胃镜检查诊断为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考虑早癌,不除外浸润。余细球博士为患者行NBI放大内镜观察,发现病变位于食管下段近贲门口处,系直径约0.5cm糜烂区,NBI下显示病变区域呈明显的褐色,与周围正常粘膜对比明显,放大观察可以更清晰识别界限,观察到在褐色区域内少许稍显紊乱的异形血管。进一步行超声内镜检查提示病变局限于粘膜下层,属于早癌。因病变小、表浅、放大内镜及超声内镜显示早癌,外科手术需开胸、创伤大、恢复慢、花费多,患者在消化内科余细球博士的建议下,接受了消化内镜微创治疗---胃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中无出血,术后1 天即恢复饮食,5天后在除夕前办理了出院。出院前何先生一家激动地说:“没想到得了癌症,现在不但不用开刀,这么快就治好了,还可以回去和家人一起过春节,真是太谢谢你们啦!
此为罗湖医院消化内科开展的第一例食管早癌ESD。ESD 能实现病变的一次性剥离,创伤小,恢复快,最大限度的保持消化道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完好,其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的优越性得到普遍认可。国外将ESD技术用于食管黏膜病变的治疗已经有10年历史,由于食管壁薄,其周围有心脏大血管、纵膈、气管等组织,因此食管病灶ESD风险高,消化道出血和穿孔发生可能性更大。国内仅较少数三级医疗单位开展食管黏膜病变ESD治疗工作。
中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食管黏膜病变尤其是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早期食管鳞癌的诊治是食管癌防治的重点内容。对于内镜检查发现的食管黏膜病变,传统手术治疗虽然可以有效切除病变,但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手术引起的吻合口狭窄或者胃食管反流至今仍然困扰诸多心胸外科工作者。目前都主张内镜微创治疗。而ESD已被作为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的首选方法,并且地位等同于外科手术及放化疗。已作为消化道肿瘤内镜治疗的重要手段,它具有不用开刀、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费用低、住院时间短、保持胃肠道的完整性、生活质量高等优点,已成为欧美及日本主流的消化道早期肿瘤治疗方法。
据余博士介绍,消化道癌症的预后与诊治时机密切相关,进展期癌症即使接受了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5 年生存率仍低于 30%,且生活质量低,给家庭及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而大部分消化道早癌在内镜下即可获得根治性治疗,5 年生存率超过 90%,大大节约了医疗资源。《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 (2004-2010)》明确指出,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及提高生存率的主要策略。因此,在癌症高危人群中进行筛查和内镜早诊早治,是改变我国消化道癌症诊治严峻形势的高效可行途径。
但是目前我国早癌的诊治率低于 10%,远远低于日本 (70%) 和韩国(50%)。数据显示,日本自1975年起,开展了大规模的胃癌早诊早治的临床研究,尤其是进行了大规模的胃镜普查工作,使得日本早期胃癌占所有确诊胃癌中的比重逐年上升,从1975-1977年的26%,到1981-1983年的32%,而1987-1989年则达到了43%,2005年更是达到了70%。美国是结直肠癌筛查工作开展最早、政府支持力度最大的国家,全国筛查率占筛查人群的40%。美国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达到了20%,肠癌的5年生存率已经高达63%。而我国三级甲等医院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仍低于10%。
余细球博士认为,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不仅需要医务人员加强在此方面的学习、交流和研究,更需要百姓提高在此方面的认识。据日本统计,该国消化道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可达70%,每年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人数大约在1420万,也就是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人每年会接受一次消化道内镜的检查,而我国消化道早期诊断率仅为7%-10%,每年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人数平均100人中仅有1-2人!因此,余细球博士建议消化道肿瘤高发区和消化道肿瘤家庭人群,年龄在40岁以上,均应接受消化内镜普查;如有肿瘤家族史、生活习惯不规律、或者出现上腹部疼痛、进食不适、吞咽困难、体重下降、便血等症状的人群应尽早进行消化内镜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