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医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资讯 > 医院新闻 > 正文

程芳洲:赴德进修学习感悟 (下)

发布日期:2015年02月12日 10:33    作者:     来源:     点击:

2014年9月至12月,我院心内科程芳洲博士受医院委派前往著名德籍华裔心血管病专家余江涛教授所在的Lichtenfels 医院心脏中心学习,并与德国专家同台手术。通过三个月的学习,程芳洲博士在心血管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及病人管理上收获颇丰,感受良多......

立足专业学习 开展科研

在三个月的学习过程中,按照余教授的安排,我除了参加每周的重病患者查房、危重及疑难病例讨论及读片会外,主要集中在介入室学习各类介入技术。因为同是华人,言语上没有隔阂,沟通无障碍,受余教授关照,我几乎同台参加了所有余教授操作的介入手术,享受到其他进修生不可能有的同台亲自操作机会。在新技术方面,我重点参与了左心耳封堵术及卵圆孔未闭封堵术、食道超声(TEE)等,仔细学习,掌握了各相关技术流程和要领。同时观摩了二尖瓣环侧漏介入修补术及主动脉瓣介入置换术这两种最新的介入技术。

除了学习以上新技术外,对传统的介入技术也有了新的收获。如急性心梗PCI术,慢性冠脉闭塞病变(CTO)的PCI术,房缺室缺封堵术,以及ICD,CRTD等起搏器电生理技术。对于冠心病介入治疗,为减少病人的不适和并发症,宜选用经桡动脉手术途径。我观察到在这三个月期间,余教授对于冠脉介入治疗均通过桡动脉手术途径,尽管部分病例操作有难度,但最终全部成功率! 绝大部分时间他都应用更细的5F指引导管来行双球囊对吻术(国内常用6F),避免了通过股动脉穿刺及大腔的指引导管对血管的损害。

这些尽管是常规手术,但随时体现着医生的责任心、手术策略、手术技巧!很有幸,在同余教授同台的时候,余教授亲自传授了很多操作细节和技巧! 我细心体会,内心寻找着我院与他们的差距,下台后也反复回味,自觉收益匪浅!

临床学习之余,受余教授委托,我还参与了三个临床课题的参考资料搜集、观察指标设计、临床资料收集整理和初步统计工作。课题《Wacherman封堵器在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应用实践》共收集到的患者资料152例,基本完成资料收集和数据统计。另外也参与了《卵圆孔未闭封堵术临床观察》等另外两个小课题的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余教授说,临床病例资料是宝贵的资源,如果不注重科学整理等于废品,所以科研并不一定是高精尖的东西,基于临床资料归纳整理分析的科研更具实际指导价值!另与国内科研为了晋升或业绩被动开展科研工作不同的是,他们开展科研完全出于临床科研兴趣、为了总结临床经验并与同行交流。因此他们从自身临床实践中总结的研究成果均具有真实的临床病例和完整资料,可信可靠,统计分析严谨,值得学习和借鉴。

与德国医生护士合影

体验德国文化

在德学习期间,也感受了中德文化的差异。德国人追求信仰、严谨工作、乐观生活、注重亲情。即使在医院,也有一间供医生患者共用的祈祷小教堂,也许正是德国人对信仰的追求,使得患者对生命生活有不同的感悟!这里医患关系和谐,医患充分信任,即使是很重大的手术,只有患者一人签字,多数患者手术时只有他本人到场。医院整洁宁静,犹如宾馆。不仅医生工作严谨,护士,卫生员均严谨的对待自己的工作,自尊自信,友善乐观! 他们工作时严肃工作,休息休假时或运动、或阅读、或家人团聚、或外出度假,德国的国民生活文化与国内的确有不少的差别。另外德国健全的医保制度、合理的医疗模式、良好的社会治安、优美的生活环境、和发达的国民经济,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德国三个月的经历,我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1.做强原有技术、拓展新技术。“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Lichtenfels医院规模并不大,但是,有了专业的适当侧重、有了合适的专业人才、有了合理的医疗机制,也可做出世界级的工作来。在心脑血管病高发的今天,罗湖医院心内科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我们借助特聘教授的影响和我们已具备的技术力量,一方面做大做强原有的技术领域如冠心病的介入治疗,这一发病人群会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也有必要在新技术的拓展方面迈开步伐,以点带面,寻求突破! 如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术、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等。

2.整合医疗资源,加强心内科的工作。现心脏相关的超声检查、功能检查及导管室各自独立,不利于技术力量的整合、提高与协调,也不利于心血管疾病的检出及诊断水平的提高。同时,建立跨学科的心血管病联络机制。譬如,一些中风病人的病因筛查,可能牵涉心内科,神经内科,中医科,老年科;一些房颤病人的预防治疗,可能涉及到消化科的出血病人、内分泌科的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以及肾脏内科的易出血的肾功衰病人。即通过一定的机制,使得本应该进行相关治疗的心血管患者得到及时的专业诊疗建议和治疗。尽量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长期跟踪治疗,尽可能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3.重视心内科学组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心血管内科诊疗技术越来越丰富,甚至取代了很大一部分原心脏外科的工作。德国也是如此,心脏外科较二十年前病人量明显减少,而介入患者量明显增加。因此,很有必要对心内科医生进行通科培养及专科培养的结合,既要掌握心内科相关的技能和临床知识,也要有所专长。如心内科包括了冠心病与结构心脏病学、射频消融与起搏电生理学等多个学组,明确学组方向并有意加强培训,可能有利于科室的长远发展。

4.加强心梗病人的绿色通道建设,提高高危患者的救治水平。与德国相比,此方面仍有很大提高空间,当然,这涉及到经济问题,医患信任问题,也涉及医院的流程整合问题。

5.建立医患互信机制,搞好心血管疾病管理。在德国心内科有2-3名专业秘书,负责处理文字工作和与患者的沟通联络。多数手术病人术后1-2天出院,出院时即交代复诊及手术复查时间,然后秘书届时联络。绝大部分病人会准时按要求复诊复查。这样既有利于患者疾病治疗,也增加了医院的病人量,同时为科研教学提供了完整规范的患者资料,有利于相关临床科研的开展。

本文由罗湖区人民医院心内科 程芳洲博士提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