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住院全家累”,这是很多住院患者和家人陪护的真实写照。
面对术后患者24小时照护需求、双职工家庭分身乏术等难题,罗湖区人民医院推出"免陪照护病房"服务,在骨科、甲乳及肛肠病区开展试点。
用专业护理员替代家属陪护
让患者安心治疗
家属回归生活
让专业护理替代"全家总动员"
70多岁的陈阿姨一周前在家不小心跌倒摔伤了髋关节,随后在罗湖医院骨科做了髋关节内固定手术。陈阿姨的女儿女婿都在香港,她和外孙女在深圳生活,手术后家人无法每日24小时进行照料,幸好医院在骨科试点免陪照护病房服务,于是请了专业护理员罗姐帮忙。

照护陈阿姨的护理员罗姐
“罗姐照顾我和另外两个病人,每天帮我擦身、吃饭、喝水、大小便、翻身,解决了大问题。有时她不在身边但我需要帮助,就会按床架上的这个按铃,罗姐收到电话手表的提醒就会及时来到床边帮助我。”陈阿姨除了感谢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也对护理员罗姐表示满意。

床架上的按铃

电话手表收到呼叫
罗姐今年44岁,专门接受过护理员培训,有5年医院陪床照护的经验。骨科护士长武文亚说,科室试点免陪照护病房服务有一段时间了,“骨科术后病人的体位摆放很重要,像颈椎手术、腰椎手术病人该怎么翻身,关节置换病人怎样预防假体脱位,科室专门对护理员进行过培训,护理员们除了基础的生活照护外都要知道照护骨科手术病人具体该怎么做。”
同样住在骨科的李伯前段时间骑车摔坏了腰,在骨科做了腰椎手术,79岁的他还患有糖尿病等其他基础疾病,面临糖尿病护理和术后康复双重挑战,病床前离不开人。李伯的妻子几年前脑出血留下后遗症,唯一的女儿需要在家照顾,于是他请了护理员罗大哥进行一对一照护。“每天给我擦身,2小时翻一次身预防压疮,还有日常的吃喝拉撒,这个护理员照顾我挺仔细,我孩子也放心。”

照护李伯的罗大哥
除了骨科,罗湖区人民医院在甲乳和肛肠病区也开展免陪照护病房试点工作,李晓妍护士长说,经常会有香港患者来住院手术,对免陪照护有一定的需求,相对来说一对多的服务更受欢迎。
护理员是否专业?
照护是否到位?
护理员是否专业?照护是否到位?这是很多患者和家属关心的问题。
罗湖区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闫俊辉介绍,医院对护理员的培训、教育、监管和考评有标准化路径,也有规范的照护模式,护理员考试合格方能上岗。
日常培训项目包括学习法律法规、饮食照护、清洁照护(擦浴、洗头洗脸洗脚、刷牙、剪指甲、剃须等)、睡眠照护、排痰照护、排泄照护、移动照护(床上体位转换、轮椅转换等)、安全急救技能等(预防压疮噎食、误吸、跌倒、烫伤等),培训课时达150个小时。


医院护士指导护理员规范操作
“试点开展‘免陪照护病房’服务是医院紧跟国家政策导向,积极回应社会民生需求的重要举措,待骨科及甲乳、肛肠病区试点完善后,医院将逐步在全院推广。”闫俊辉主任表示。
“免陪照护服务”怎么收费?
今年2月25日,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官网发布《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公布“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明确了“免陪照护服务”项目价格及全省最高限价,从4月1日起正式实施。
《通知》规定,在特级护理、一级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同时开展免陪照护服务的,可在特级护理、一级护理收费的同时,加收该项目收费。
“免陪照护服务”主项目指“一对三”服务,即服务提供者同时为三位患者提供服务,设定价格为每位患者收费标准为140元/日;如服务提供者同时为两位患者提供服务,每位患者在主项目价格基础上加收40元/日,即“一对二”服务每人收费180元/日;如服务提供者只为一位患者提供服务,患者在主项目价格基础上加收140元/日,即“一对一”服务每人收费280元/日。
《通知》也对更高质量的陪护服务作出规定。如护理员具备医学职称,可在上述收费基础上再加收20%。个性化服务加收(指向患者及家庭提供非本地常用的外语、少数民族语言等服务,或其他满足患者及家庭个性化需求、改善就医体验的增值服务)由医院自主定价。
目前,“免陪照护服务”暂未纳入医保。
“免陪照护病房”咨询电话
0755-25650005-1311
0755-25650005-1033
收费标准来源:国家医保局公众号
文:陈晨
图:刘玉文、骨科
